肚瀉大全 | 腹瀉並不是清理腸道!
腹瀉定義
腹瀉通常是腸道感染的症狀,其特徵為每天三次或更多次出現鬆散和水樣的糞便。
患者可能會發現他們的腹瀉伴隨著以下症狀;
- 腹脹
- 腹部痛
- 水狀或散的糞便
- 作嘔
- 感覺全身無力
腹瀉的成因
腹瀉通常是當腸道不能吸收液體或腸壁分泌液體時,會出現水狀糞便的情況。
短期腹瀉
腹瀉很多時候都是腸道感染引起,又名腸胃炎,可能是以下的起因:
- 細菌 - 如彎曲桿菌,艱難梭菌(艱難梭菌),大腸桿菌(大腸桿菌),沙門氏菌或志賀氏菌; 這些都可能導致食物中毒
- 病毒 - 如諾如病毒或輪狀病毒
- 寄生蟲 - 如導致賈第蟲病的賈第鞭毛蟲寄生蟲
短期腹瀉的其他可能原因包括:
- 食物過敏
- 藥物,例如抗生素
- 手術之後
- 過度焦急
- 飲酒過量
長期腹瀉
腸易激綜合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
香港每6個人便有1人有腸易激綜合症,女士們佔多一些。腸易激綜合症是一個比較常見的長期腹瀉的病。
腸易激綜合症分為三種: 1. 便秘、2. 腹瀉、3. 兩者相隔,伴隨腹痛、黏液。
腸易激的成因,並非為直接受病毒或細菌感染;而是腸道蠕動太快、腸道感覺神經過度敏感或免疫系統失調。高糖飲食、攝取膳食纖維不足及反式脂肪過多等,容易令腸道壞菌過量,導致腸易激綜合症。
「腸易激」還沒有單一檢驗可以診斷,也沒有統一的治療方法。個人化的腸道健康計劃包括健康飲食策略、改變生活形態、壓力處理技巧及適當補充益生菌,都有助紓緩「腸易激」症狀。
其他會導致腹瀉的疾病包括:
- 炎症性腸病 - 引起腸道發炎的疾病,如克羅恩氏病和潰瘍性結腸炎
- 乳糜瀉 - 一種消化道疾病,對麩質有不良反應
- 膽汁酸吸收不良 - 肝臟產生的膽汁積聚在消化系統中
- 慢性胰腺炎 - 胰腺炎
- 腸癌 - 這可能會導致腹瀉和便血
如果有腹瀉持續多於2天、糞便含血、高燒、或其他不適,請立即找醫生。
改善腸易激綜合症
現時醫學界還沒有藥物能有效地治療腸易激綜合症。目前的療法都以舒緩症狀為主,如減慢或促進腸道蠕動藥。患者可透過以下方法控制症狀。
- 定時進食
- 患者對纖維會有不同的反應,可嘗試將食物的纖維含量慢慢增加
- 多飲水,清水為佳
- 運動
- 小心使用瀉藥及止瀉藥,長期服用這些藥物會帶來不良影響。市面上部份減肥/排毒產品含有刺激性的瀉藥,要小心選擇。
- 其他治療法,如針灸、瑜伽、益生菌、中草藥、心理治療等。
一項臨床試驗,發現一些嗜酸乳桿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及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益生菌菌株組合有效舒緩「腸易激綜合症」。52名患者在八週期間,接受每天25億益生菌、或安慰劑。結果有食用這兩種益生菌的患者明顯舒緩了腹痛、腹脹、便秘或肚瀉、生活質素。停用益生菌兩週後還能保持改善,直到八至十周後,效果逐漸消失。
上述幾項研究證明益生菌對腸易激徵狀或有舒緩作用,亦為治療這種常見的常見消化疾病帶來新希望。
> 閲讀: 什麽是益生菌?
相關產品
ProbioLife 益纖菌 含100億嗜酸乳桿菌及雙歧桿菌, 立即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