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第一關》
沉默的男人,打開心扉防脫髮
「粽」是要淺嘗
端午節扒龍舟和吃糭是中國傳統習俗之一。一般糭子以糯米為主,市面亦有標榜健康的瘦肉五穀糭,或配搭菇類的素糭等多元化選擇。無論傳統或新派的糭子,都是以澱粉為主,屬高碳水化合物食物。
澱粉是由「直鏈澱粉」(Amylose)和「支鏈澱粉」(Amylopectin)的長鏈葡萄糖組成,不同比例會影響我們對澱粉的消化和吸收。糯米主要是「支鏈澱粉」,吃下去的糯米會被迅速分解而產生大量葡萄糖,引起血糖和胰島素快速增加,導致內臟脂肪囤積。糭子在熱水中煮熟後,糊化的「支鏈澱粉」更容易被身體消化和吸收。所以糭子屬於高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食物,糖尿病患者及減重人士需額外注意食用分量。
吃糭前可先進食含豐富膳食纖維的蔬菜,有助穩定血糖;再配搭含多樣酵素的水果(如菠蘿),幫助消化。糭子黏性高容易鯁喉,進食時要細嚼慢嚥。糯米本身較難消化,遇冷後易凝固。吃糭若配凍飲,會令糯米在胃中凝結,更容易造成消化不良、胃痛及脹氣,甚至胃酸倒流等腸胃不適問題。建議配搭熱茶或蔬菜湯為佳。
益生菌能治不育?
『腸道友善』的發酵食物
孩子的最強後盾
咖啡與你 (二)(足本版)
先前分享過咖啡提神的原理。大家其實有沒有想過,你對咖啡的着迷,可能早已經刻在基因裏?人們對咖啡的着迷令科學家好奇,便嘗試在人類基因中找出令我們特別喜歡咖啡原因。
有研究利用一種統計方法︰全基因組關聯分析(GWAS)。分析從多個實驗中,收集比對逾10萬名歐洲裔及美洲非裔人士的基因組和生活習慣。結果得出8個單核苷酸多態型(SNP),與高咖啡飲用量的習慣有關聯。這些SNP特徵分布在染色體上不同位置,附近有與咖啡因代謝有關的基因、苦味感應器的基因等等。
乍看之下,人類對咖啡的着迷已被破解。但事實上這基因組關聯分析,只有約1.3%的相關性,不能準確反映慣性咖啡飲用者的基因特徵。若有人只藉檢測基因組中有否這8個SNP,而預測會否成為慣性咖啡飲用者,其可信性值得商榷。
與其他科研一樣,要以基因角度確切回答喜愛咖啡與基因的關係並不簡單。還需要從更多不同層面,利用更多方法來證實理論,並不是一兩項研究便能完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