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菌失衡致病 益纖菌食用保健
正所謂「人如其食(You are what you eat)」,食物除了提供營養素外,更能為腸道菌供應養份。吃進不同的東西,就會有不一樣的細菌能存活在腸道裡。健康的腸道裡大概有10兆到100兆的腸道細菌,但因著不同的飲食生活習慣及環境,每個人的腸道細菌組成及其携帶基因也有所不同。
...
亂食減壓損健康 抗氧飲食利身心
新一年祝大家身心健康、生活愉快!
許多人往往將情緒和心理健康問題視為抽象的主觀感受。然而,許多研究顯示,身體炎症和氧化是造成精神疾病的其中兩個重要元素。大腦與腸道之間關係密切,前文介紹的腸道大腦軸(Gut-brain-axis)便是大腦及腸道的聯繫管道。而腸道的主要功能為消化及處理食物,...
高血尿酸致痛風 益生菌能夠緩解
近日天氣已經開始寒冷,除各式各樣的節日慶祝外,火鍋「打邊爐」亦是冬日的熱門節目。三五知已圍爐暢飲,鮮嫩熱辣海鮮肥牛都由鮮味的湯底快速灼熟,温暖又美味。再加上兩杯啤酒到肚,簡直是「帝王級」享受。大餐後的第二天,有些人却開始腳跟、關節痛,甚至連走路都有困難,這可能是現代人常見的「帝王病」痛風 ...
朱古力健康味美 抗氧益腦助醒神
下星期便是聖誕節,必不少得為親朋好友準備禮物,而不少人都會選擇精巧美味的朱古力。朱古力不但香醇美味,近年科學界亦發現朱古力對健康大有裨益。朱古力雖然聽起來似是近代才有的食物,但其實早在公元前600年就有記載,當時的中美洲文明認為朱古力可治病,並將珍貴的朱古力果實製成飲品,以供軍人、祭司等上層...
健康飲食多樣性 減風險利腸道菌
香港作為「飲食天堂」,不同國家的食肆和食材種類應有盡有。「飲食多樣性」(diet diversity) 計算日常飲食中食物種類的指數, 如肉、魚、蛋、蔬果、水果、果仁等,而飲食多樣性亦與健康息息相關。因味覺、咀嚼能力、消化能力退化等原因,有些長者只選擇吃某些種類的食物,只要能吃飽便算,忽略...
膳食纖維助減重 配益纖菌更健康
都市人因工作繁忙及經常外食,普遍難做到均衡飲食和充足運動,是導致本地肥胖問題越發嚴峻的原因之一。根據衛生署最新公佈的2020-22年度人口健康調查,超重和肥胖率達54.6%,較2014-15年增加超過4%。肥胖是代謝綜合症(Metabolic syndrome)其中的一個主要指標及成因,而肥...
肺炎支原體近期肆虐 脂質維他命C助防治
踏入十一月,天氣漸漸變得清涼乾燥,秋冬腳步越來越近。天氣轉涼,又是容易出現呼吸道感染的季節。呼吸道感染的病原體除了大家熟悉的病毒如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及新冠病毒外,細菌如肺炎菌亦是原凶之一。因應最近內地多處爆發及本地感...
萬聖節食糖果勿過量 溶壞菌補益菌防蛀牙
下星期就是萬聖節了,相信各位小朋友都已經準備好盛裝打扮玩「Trick or treat?」。在大大小小的萬聖節派對中,當然少不了各式各樣的糖果增加氣氛。雖然糖果美味,但小朋友們亦不可吃過量。吃太多糖果除了會攝取過量糖份而影響健康外,亦可引致蛀牙(又稱齲齒)。美國、加拿大等國家研究都指出,兒童...
腸道大腦雙向溝通 冥想益生菌助紓壓
近年大眾越來越關注精神健康,冥想(Meditation)、靜觀(Mindfulness)等減壓和身心靈練習亦越來越受歡迎。冥想一詞本源自佛教/印度教,是宗教修行的一種,以靜坐/靜默的方法達致感悟。與其他宗教如基督教的靜觀靈修和道教的入定等,都是基於靜觀的心靈訓練。近年亦有不涉及任何宗教...
長假致社交性時差 注意作息均衡飲食
周末就是中秋和國慶連假 ,大家又可以和親友歡聚,晚上賞月和欣賞花燈。一連幾日假期,不少人都會「玩夜D」,第二天假期再來補眠,「睡到自然醒」。雖然假期的睡眠時長不比平日少,但作息時間和平日上班上學差異很大。這種只在假期不規律的作息——「社交性時差(Social Jet lag)」已成為近年睡眠...
益生菌營養補充劑 個案支持效果顯著
今天是《晴報》實體版的最後一天,《益生第一關》在這八年來,從介紹腸道微生物組開始,每個星期五都和大家分享生物醫學、腸道健康、食物和營養補充劑,以至日常飲食作息等有關健康的最新科學資訊。在多年來的文章中,大家知道出現最多的詞語是什麼?「益生菌」?「腸道」?「健康」?其實在《益生第一關》中...
開學需預防流感 益生菌維他命C
轉眼間暑假已過去,今天便是開學日。今年是新冠疫情全面復常後的第一個暑假,不少學生和家長都安排了多姿多采的節目,如外遊、暑期活動、四出吃喝玩樂等。經常出外玩樂,作息時間浮動,飲食亦容易失去節制。趁著開學,是時候重回正軌,重建健康的飲食作息習慣。
零食甜飲損作息 調節飲食助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