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好消息!! 本店已推行會員優惠計劃,會員登入帳戶後購物,可儲積分及享用會員優惠!!     消費滿$500可享免運費。      <重要訊息> 我們絕不會在會員註冊或付款過程中要求提供敏感個人資料(如身分證資料)。如遇可疑資料索取,請與我們聯絡。

《益生第一關》 » 飲食健康 (diet-health)

長假港人愛外遊 保健勿忘益纖菌

長假港人愛外遊 保健勿忘益纖菌
  精簡版於2023年 3月31日晴報刊登     隨著出入境復常,不少人趁著復活節長假期出外旅遊。然而大家久未外遊,不單是心理和精神上,還有身體都要重新適應旅行的節奏。   舟車勞頓暈車浪  蛋白飲料助紓緩 出外旅遊少不免要長時間乘搭交通工具,如飛機、車、船等。動暈症(Motion s...

淮山平穩賀爾蒙 維持更年期骨質

淮山平穩賀爾蒙 維持更年期骨質
  精簡版於2023年 3月17日晴報刊登 淮山,又名山藥(Yam),是薯蕷科薯蕷屬(Dioscorea)植物的塊莖部分。大家對淮山的印象可能限於湯水或中藥裡的乾淮山,但其實新鮮淮山亦富含營養,口感既可爽脆又可粉糯,蒸炒皆可。日本菜中亦有生食磨成帶黏性的山藥泥,味美又有益。香港最常見的淮山...

紅肉食用需適量 TMAO水平低護心血管

紅肉食用需適量 TMAO水平低護心血管
精簡版於2023年 2月24日晴報刊登   「白肉比紅肉健康」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而且也明白這是因為紅肉的膽固醇含量較高,容易積聚在心血管中,形成栓塞,影響心臟及血管健康。其實近年科學界亦發現,多吃紅肉會增加血液中「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 N-oxide,下稱TMAO) ...

伴侶互動愈甜蜜 身體心靈更健康

伴侶互動愈甜蜜   身體心靈更健康
精簡版於2023年 2月10日晴報刊登 上週中國情人節剛過,下週就是西方情人節,相信今年很多情侶都會外出慶祝。一段健康、甜蜜的關係除了令我們感到幸福快樂,還跟我們的身體健康息息相關。在這充滿愛的日子,讓我們細看愛情與微生物組,以至健康的種種關係。   擇偶影響條件多    細菌氣味亦相關 每...

慎選食品乳化劑 美味健康要兼顧

慎選食品乳化劑 美味健康要兼顧
精簡版於2023年 1月27日晴報刊登 今年農曆新年比前幾年熱鬧,相信大家都已和不少親朋好友相聚拜年。聚會時少不免會吃一些現成賀年食品、零食飲品,或者會買些賀年零食禮盒作為禮物。然而,不少賀年食品、日常現成食品和飲品都會加入添加劑,延長保質期,或維持食品口感及外觀。例如市售現成芋頭糕,可能已...

新春吃喝好開心 勿忘低脂高纖維

新春吃喝好開心 勿忘低脂高纖維
  精簡版於2023年 1月19日晴報刊登   農曆新年是香港的重要節日,除了傳統習俗,如「年廿八,洗邋遢」,還有各式各樣的傳統過年食品:象徵步步高升的糕點、闔家團圓的盆菜,還有各式油器——象徵笑口常開的笑口棗、寓意財源廣進的油角、「煎堆碌碌,金銀滿屋」。這些食物雖然美味吸引,但其實都暗藏「...

長新冠:益生菌加蛋白質 增強肌肉助復原

長新冠:益生菌加蛋白質  增強肌肉助復原
精簡版於2023年 1月12日晴報刊登 經歷了三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中港兩地終於在上週日通關。雖然防疫政策不斷放寬,但確診人數仍處於高位。最近本港大學有研究利用本地各區受試者的抗原測試數據,推算出近期每天新增個案可能高達8萬。同一團隊於2022年三月亦曾推算,本港當時已有多達四百萬人曾染疫。...

膳食纖維必須吃 聚葡萄糖利腸道

膳食纖維必須吃 聚葡萄糖利腸道
  2022年快到尾聲,上週大家都度過了愉快的冬至及聖誕假期。能與親朋好友相聚,享受佳餚美食,少不免大魚大肉和豐富的美酒甜點。然而享受大餐時,大家可能都會忘記了重要的膳食纖維。衛生署建議成人每天進食不少於25克的膳食纖維。膳食纖維主要分為兩類非水溶性和水溶性纖維。膳食纖維不單能蔬菜水果中獲得...

賀聖誕盡情吃喝 益纖菌保障健康

賀聖誕盡情吃喝 益纖菌保障健康
  精簡版於2022年 12月23日晴報刊登 剛過完冬至,明天就是平安夜。年尾佳節密集的時候,適逢本港開始放寬防疫政策,久別的親朋好友又可以歡聚共慶佳節。親友相聚少不免大吃大喝,頻密的飯局聚會或會對身體造成負擔。   佳節多吃易增重  識食益菌助健康 年尾節日聚會頻繁,對於需要管理體重的朋...

益纖菌+維他命C 防治呼吸道感染

益纖菌+維他命C  防治呼吸道感染
踏入十二月,又到流感和呼吸道感染的高峰期。隨著世界各地放寬防疫措施,一些國家例如美國、加拿大、歐洲等,已經出現流感大爆發。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估計,已有超過16萬人受感染,而流感住院率亦創十年來新高,當中免疫力較弱的長者和幼童佔最多。 十二月之前,本港的氣温仍較和暖,未有大型流感爆發。而最...

尼人基因傳現代 自古益菌保健康

尼人基因傳現代 自古益菌保健康
這星期的諾貝爾獎頒獎禮及得獎者講座,焦點之一是單獨被授予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的斯萬特·佩博(Svante Pääbo)。他備受關注,因這位來自瑞典的遺傳生物學家並非因為甚麼嶄新的醫藥發明而得獎,而是對古人類-尼安德塔人(Neanderthal)進行研究。那麼,研究古人類對我們的醫學發展又有什...

胰島素控糖百年 益生菌更添助力

胰島素控糖百年 益生菌更添助力
  大家知不知道在一百年前糖尿病亦是不治之症?當時的醫學界對糖尿病束手無策,只能靠間歇斷食延長患者生命。直到1922年,醫學界第一次以胰臟提取物拯救了一名14歲少年的性命。其後科學家在這些提取物中發現了控制血糖的重要賀爾蒙:胰島素。 隨著多年的研究,胰島素治療亦得到相當大的發展。胰島素從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