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飲食顧健康 開開心心渡「肥」年
下星期就到農曆新年。雖然今年因為疫情原故,大家都減少到親友家中拜年,但不少人亦會吃些賀年食品應節一下。傳統油炸新年食品如:油角、笑口棗、煎堆等,都含有高反式脂肪、飽和脂肪等高危成分。稍不留神便容易攝取過量,影響健康。
賀年食品常見的反式脂肪
反式脂肪(Trans fat),又稱為反式...
港人的增重節日
在香港這個華洋共處丶中西文化交匯的社會,東方和西方節日香港人都會放假慶祝一番。 親友相聚慶祝節日少不免飲飲食食,頻頻節日大餐過後體重亦可能增加不少。
世界各地增重節日大不同
有科學家研究美國丶德國和日本人在一年間體重變化。發現美國人在 11月感恩節及聖誕新年時候增重最多,平均增重超過...
大熱的冰凍甜飲
近日天氣非常炎熱,不禁令人想喝一杯冰凍的汽水或台式飲品,為身體降溫。間中一杯亦不為過,身體應能處理。但若每天一杯持續飲用,甚至多於一杯,那麼你或許想知道它對身體的影響吧。
身體可以迅速分解簡單糖分,轉化為葡萄糖,即時補充能量。但眾所周知,過多糖分,會被轉化為脂肪儲存;這其實就是積穀...
低碳減肥之迷思
近年大眾對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極具爭議。有人認為碳水化合物會導致肥胖和二型糖尿病,因而興起了低碳飲食減肥法。一般而言,飲食指引建議我們應該從碳水化合物中攝取每天一半的卡路里所需。但事實上,受著個人新陳代謝和基因因素影響,碳水化合物的需求都因人而異。所以,有些人的確能夠透過低碳飲食成功減肥...
癡肥的遺傳(一)
近年各地已有不少研究證明,有些基因會令人容易出現代謝疾病或癡肥的情況。但五十年前,癡肥人數卻明顯沒有今天的多。人類的基因很少機會在這區區五十年的兩至三代發生大規模變化。科學家亦發現胖子基因並不必然導致癡肥,部份基因的啟動表達涉及一個名為表觀遺傳學(epigenetics)的機制。
我們身...
糞菌移植就能瘦?
近年來,人們逐漸意識到腸道微生物與健康息息相關,糞便菌群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MT)亦備受青睞。理論上,將健康捐贈者的糞便菌群移植到因腸道菌群失調致病的患者腸道中,就能幫助恢復患者腸道內的菌群狀態,達到治病的目的。這種療法聽上去很吸引...
肥胖。抑鬱。腸道細菌
古語有云「心廣體胖」,但對大部份物質豐盛的現代人來說就不太貼切。肥胖和抑鬱是現今全球關注的健康問題之一。 根據我們的過往體重管理案例, 發現抑鬱症反而經常出現在超重或肥胖人士當中。
一般認為肥胖、慢性病和抑鬱症會互相影響:起初因身體超重或肥胖所造成心理影響,會較易引致抑鬱症。當出現抑...
瞓唔夠?好菌少!睡眠與肥胖的關係
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飲食以及適量的運動是國際公認的三項健康生活標準。其中,睡眠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恢復精神體力、腦力和精神,還與人的肥胖問題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睡得少會瘦?
有人可能會覺得睡得少清醒時間長,燃燒的熱量會增加;在維持熱量攝入不變的情況下,人應該會瘦。但是已經有大量觀察性研究...
要減肥,先抗「炎」
炎症(inflammation)是幫助身體自我癒合的自然過程,用以保護自身細胞免受傷害、感染或中毒等。當我們的細胞受到損害時,身體就會增加釋放免疫物質,如: 白血球、免疫細胞和細胞因子物質等,啟動免疫系統反應。
炎症可分為急性和慢性: 急性炎症(acute inflammation)主要...
豬年食菠蘿 益菌多籮籮(足本版)
農曆新年又到了, 家家戶戶都準備各式各樣的美酒佳餚。賀年美食有傳統糕點油器、 全盒裏的糖果甜點、及多以大魚大肉為主的團年/春茗聚餐。大多賀年食品都屬高油脂低纖維, 再以煎炸紅燒等烹調方式處理, 實在容易造成腸胃負擔;配上湯鍋醬料,容易過量攝取鈉質, 影響新陳代謝,造成水腫。
慶祝新年時,多會...
體重控制「PEAS」小貼士
精簡版於2018年8月3日晴報刊登
想控制體重但不知從何入手?我們提供以下小貼士給您參考:
P(Probiotics)益生菌在我們新陳代謝中發揮主導作用,有助我們控制體重。雖然科學家仍在研究腸道細菌和體重之間的關係,但現時我們確實知道過重與精瘦人群的腸道微生物組成是有所不同的。 部分...
一個母親節,滿足天下媽媽3個願望
精簡版於2018年5月11日晴報刊登
母親節將至,益生家今年為益生媽制定了一個《CAT快樂腸道計劃》,滿足她保持健康、美麗和幸福這三個願望。
二十四孝兒子約了媽媽於母親節到酒樓飲茶,事前還買了綠茶和紅茶(Tea)送給她,並且在吃點心的時候泡給她喝。綠茶和紅茶都是益生元,能促進腸道益生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