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第一關》
長新冠:益生菌加蛋白質 增強肌肉助復原
精簡版於2023年 1月12日晴報刊登
經歷了三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中港兩地終於在上週日通關。雖然防疫政策不斷放寬,但確診人數仍處於高位。最近本港大學有研究利用本地各區受試者的抗原測試數據,推算出近期每天新增個案可能高達8萬。同一團隊於2022年三月亦曾推算,本港當時已有多達四百萬人曾染疫。...
NMN何止助活力 臨床證實多功效
精簡版於2023年 1月6日晴報刊登
新年伊始,大家都會收到不少祝福,其中「青春常駐」是熱門之一,大家都十分受落。近年在本港十分流行的NMN保健品便是追求「青春常駐」人士的寵兒。
正當NMN在全球成行成市之際,美國FDA却將它剔出「食物補充劑」的名單之外。這次「除名」並非因為NMN的安全性...
膳食纖維必須吃 聚葡萄糖利腸道
2022年快到尾聲,上週大家都度過了愉快的冬至及聖誕假期。能與親朋好友相聚,享受佳餚美食,少不免大魚大肉和豐富的美酒甜點。然而享受大餐時,大家可能都會忘記了重要的膳食纖維。衛生署建議成人每天進食不少於25克的膳食纖維。膳食纖維主要分為兩類非水溶性和水溶性纖維。膳食纖維不單能蔬菜水果中獲得...
賀聖誕盡情吃喝 益纖菌保障健康
精簡版於2022年 12月23日晴報刊登
剛過完冬至,明天就是平安夜。年尾佳節密集的時候,適逢本港開始放寬防疫政策,久別的親朋好友又可以歡聚共慶佳節。親友相聚少不免大吃大喝,頻密的飯局聚會或會對身體造成負擔。
佳節多吃易增重 識食益菌助健康
年尾節日聚會頻繁,對於需要管理體重的朋...
益纖菌+維他命C 防治呼吸道感染
踏入十二月,又到流感和呼吸道感染的高峰期。隨著世界各地放寬防疫措施,一些國家例如美國、加拿大、歐洲等,已經出現流感大爆發。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估計,已有超過16萬人受感染,而流感住院率亦創十年來新高,當中免疫力較弱的長者和幼童佔最多。
十二月之前,本港的氣温仍較和暖,未有大型流感爆發。而最...
尼人基因傳現代 自古益菌保健康
這星期的諾貝爾獎頒獎禮及得獎者講座,焦點之一是單獨被授予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的斯萬特·佩博(Svante Pääbo)。他備受關注,因這位來自瑞典的遺傳生物學家並非因為甚麼嶄新的醫藥發明而得獎,而是對古人類-尼安德塔人(Neanderthal)進行研究。那麼,研究古人類對我們的醫學發展又有什...
胰島素控糖百年 益生菌更添助力
大家知不知道在一百年前糖尿病亦是不治之症?當時的醫學界對糖尿病束手無策,只能靠間歇斷食延長患者生命。直到1922年,醫學界第一次以胰臟提取物拯救了一名14歲少年的性命。其後科學家在這些提取物中發現了控制血糖的重要賀爾蒙:胰島素。
隨著多年的研究,胰島素治療亦得到相當大的發展。胰島素從主要...
慶祝豐收感恩節 味美營養南瓜批
感恩節是美國其中一個最重要的節日,起源於17世紀。當時初到美州的英國人,在原住民印第安人的協助下,迎來第一次豐收,並舉行盛宴慶祝,漸漸便成為現代的感恩節。除了我們熟悉的火雞之外,南瓜餅、南瓜批也是感恩節的傳統食物。從萬聖節前後開始收成的南瓜,在感恩節便成為餐桌美食之一。
南瓜是葫蘆科其中...
捱夜睇波血糖飊 益纖菌可保穩定
四年一度的國際足協世界盃快將開鑼,今年賽事在中東卡塔爾舉行。雖然卡塔爾和香港的時差只有五小時,但因當地氣候炎熱,決賽周大部分賽事都在晚上進行。本港的球迷要看現場直播便要犧牲睡眠時間「捱夜睇波」。對於大部分日間仍要上班的「打工仔」而言,捱夜睇波無疑會打亂生理時鐘。「瞓得少」除了會降低第二天...
雙十一搶購焦慮 「LPC-37」益生菌紓緩壓力
臨近年尾,今年的「雙十一」又到了。「雙十一」是每年的11月11日,又名「光棍節」。原本只是大學生之間流傳的節日,許多年輕人會在這一天聚會遊玩,或選擇在這個特殊日子註冊結婚等等。在2009年開始,各大購物平台將「光棍節」打造成了「購物節」,從此雙十一就成為了中國最大規模的商業促銷活動。...
挑選營養補充品 檢測科研最重要
近年香港人日趨注重健康,據港大2019年調查發現,58.2%受訪者過去六過月曾服用保健食品,比2014年上升30%。市面上的營養補充產品五花八門,其監管並沒有如藥品般嚴格,不同品牌的品質亦良莠不齊。
例如我們團隊在2021年初推出NMN產品前,曾委託本地大學實驗室分析確定NMN含量與其標...
萬聖節護心抗氧 食黑朱古力果仁
一年一度的萬聖節即將來臨,不少人喜歡去陰森的樂園鬼屋「俾鬼嚇」,感受節日氣氛。但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這些刺激的活動,當人受驚或遇上極大的心理壓力時,大腦會刺激腎上腺(Adrenal gland)分泌大腎上腺素(Adrenaline)。從而令到心跳加速、血壓急升,增加血管爆裂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