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肉去與留
生活在香港這個中西文化共融的社會,你會形容自己的飲食模式是偏向中式還是西式?由西餐主食偏重肉類便可知,西方飲食的特色其中一項是高紅肉攝取量。平日常常看到坊間一些飲食指南,建議要戒食紅肉來減肥或保持健康。但戒食紅肉真的健康嗎?
紅肉
紅肉一般是指牛肉、豬肉、羊肉等等哺乳類動...
你的腸道幾多歲?
「你今年幾歲?」這個問題應該三歲小孩也懂。年齡除了以出生的時間計算外,大家都應該有聽過「肌膚年齡」、「肌肉年齡」、「骨骼年齡」等不同的生理年齡。腸道是我們重要的器官, 科學家當然對其老化年齡有一定研究。
腸道菌群
隨著更多的研究,腸道菌群已被證實可直接作用於人體消化系統、免疫系統、神...
重陽節的最佳禮物
重陽節,敬老節
農曆九月初九是重陽節,又稱「敬老節」。除登高郊遊外,此節日也有希望長者們健康長壽的意思。
重陽正值秋天,氣候轉涼乾燥,容易感冒、喉嚨發炎、口乾咳嗽、皮膚乾燥或過敏等,尤其長者們需注意避免上呼吸道感染。
秋日期間,分享兩款具有保護免受感冒和增強免疫力的超級食物,給大家參...
菇菌有益:猴頭菇護胃
生活中可以找到各種不同的菇菌,它們時常出現在餐桌上,如︰冬菇、金菇、蘑菇等都是食用菇菌的代表。它們大部分都含豐富維化命、膳食纖維,並且低卡路里。部分菇菌如金菇更含人體所需的全部必須氨基酸。菇菌亦含多醣益生元,能為腸道的益菌提供食物,維持腸道健康。
有抗潰瘍、抗炎、幫助消化等藥效的猴頭菇也是中醫藥研究其中一個重點。多項研究顯示,猴頭菇能有效改善小鼠胃潰瘍情況、預防胃部因酒精引起的潰瘍問題。猴頭菇含有一種獨特的多醣,能有效修復受損的胃黏膜和胃壁細胞。更有研究顯示猴頭菇可以防止致病菌或真菌生長,減少因受感染而導致的胃潰瘍。猴頭菇提取物有抗害菌及抗氧化作用,可以防止腸胃內壁上的致病原生長;好菌可以利用菇菌中的益生元,快速佔據腸道內壁,為人類帶來更多好處。
菇菌作為食品雖然好處多多,但大家亦要適量食用。大部分菇菌都含高纖維、高嘌呤和高鉀質,消化能力差及腎病患者要留意食用分量,以免加重病情。
醒目開學從健康早餐開始
根據中文大學研究發現,每天有吃早餐習慣的學生,他們的學業成績相等於接受多1.5年的教育。因此,家長們為孩子準備一份豐富有營養的早餐甚為重要。以下為大家推介健康早餐食品:
生命之源: 水
早上起牀後喝水,是開始新一天的好習慣。水份進入胃部後產生的重量會刺激腸道 - 胃結腸反射(gast...
一方水土養一方菌
科學家以「我們的第二組基因」來形容寄居人類身上為數眾多的微生物群,其中腸道菌群佔了很大部份。基因這個比喻中,最重要的相似之處在於其獨特性。地球上每人自身的基因都有所差異,但亦能從中找到些許共通之處,歸納出幾個種族。微生物群亦然,有著地域性的不同。這除了是為了適應環境而演變出來之外,亦是生...
藥效不同,腸道菌作怪?
人類為了戰勝疾病,不斷發明醫藥,本想「藥到病除」;卻時常發現對部分病人有效的藥無法緩解其他病人的病情,甚至還會起反作用。
箇中原因部分源於基因:基因攜帶著身體建造的全部信息,包括負責新陳代謝的酶的製造。在不同人身上基因的差異,會導致其在藥物代謝上的差別。比如負責大部分外來物基本代謝的細...
期待你的出生:後孕篇
經過漫長的等待,終於到了快將生產的最後階段。孕後期子宮比孕前增大800倍,腰椎弧度變大。腰背持續承受巨大壓力,行動變得笨拙之餘,亦容易腰痠背痛。胎兒已從盤腔升到腹腔,甚至會壓迫胃部,或造成胃酸倒流。雖然這時期胎兒營養需求持續增加,孕媽媽亦應少食多餐,避免一次過吃太多;適當服用益生菌亦能緩...
癡肥的遺傳(二)
小朋友長大後會否患有癡肥、糖尿等疾病受多方因素影響;先天因素:如基因,或是環境因素:如生活習慣等。多項研究指出,懷孕期間的環境因素亦十分重要,不單會影響胎兒發育,更可同時影響嬰兒長大後患心血管病/糖尿二型/癡肥的風險。當中一種最重要的環境因素便是懷孕母親的飲食。
近年的研究指出,懷孕...
大熱的冰凍甜飲
近日天氣非常炎熱,不禁令人想喝一杯冰凍的汽水或台式飲品,為身體降溫。間中一杯亦不為過,身體應能處理。但若每天一杯持續飲用,甚至多於一杯,那麼你或許想知道它對身體的影響吧。
身體可以迅速分解簡單糖分,轉化為葡萄糖,即時補充能量。但眾所周知,過多糖分,會被轉化為脂肪儲存;這其實就是積穀...
低碳減肥之迷思
近年大眾對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極具爭議。有人認為碳水化合物會導致肥胖和二型糖尿病,因而興起了低碳飲食減肥法。一般而言,飲食指引建議我們應該從碳水化合物中攝取每天一半的卡路里所需。但事實上,受著個人新陳代謝和基因因素影響,碳水化合物的需求都因人而異。所以,有些人的確能夠透過低碳飲食成功減肥...
癡肥的遺傳(一)
近年各地已有不少研究證明,有些基因會令人容易出現代謝疾病或癡肥的情況。但五十年前,癡肥人數卻明顯沒有今天的多。人類的基因很少機會在這區區五十年的兩至三代發生大規模變化。科學家亦發現胖子基因並不必然導致癡肥,部份基因的啟動表達涉及一個名為表觀遺傳學(epigenetics)的機制。
我們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