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最強後盾
「養兒一百歲,長憂一零一」。早在母親懷孕時,孩子已經成為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 身體亦在懷孕時已為為孩子出生發展作出準備:荷爾蒙變化令肌肉鬆弛,引致腸胃不適; 胎兒日漸變大令身材走樣,亦帶來腰酸背痛,夜不能眠……縱然身體變化帶來不少不適,母親亦甘之如飴。在喜悅期待當中,亦會擔心孩子在肚裡過...
肥胖。抑鬱。腸道細菌
古語有云「心廣體胖」,但對大部份物質豐盛的現代人來說就不太貼切。肥胖和抑鬱是現今全球關注的健康問題之一。 根據我們的過往體重管理案例, 發現抑鬱症反而經常出現在超重或肥胖人士當中。
一般認為肥胖、慢性病和抑鬱症會互相影響:起初因身體超重或肥胖所造成心理影響,會較易引致抑鬱症。當出現抑...
聰明菌
踏入四月,又是一年一度香港文憑試開始。讀書考試,除了課堂要專注,亦要溫習充足,才會事半功倍。考試期間,勤加溫習,睡眠不足亦無可避免,頭腦也是不夠清醒。
最近在報章雜誌看到市面上有出售所謂「聰明藥」,聲稱能夠令人「腦筋清醒丶認知能力增加」;「應付考試,得出理想成績」。後來當然被證實,那...
瞓唔夠?好菌少!睡眠與肥胖的關係
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飲食以及適量的運動是國際公認的三項健康生活標準。其中,睡眠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恢復精神體力、腦力和精神,還與人的肥胖問題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睡得少會瘦?
有人可能會覺得睡得少清醒時間長,燃燒的熱量會增加;在維持熱量攝入不變的情況下,人應該會瘦。但是已經有大量觀察性研究...
朱古力的五個迷思
現代生物分類學之父Carl Linnaeus把可可樹命名為 Theobroma Cacao。於古希臘文中Theo (神的) broma(飲料),而Cacao則意指樹上生長。可可由南美部落傳到歐洲,經過一番鑽研,由最初的可可飲品慢慢發展成細滑的朱古力。現代朱古力一直有很多傳言,亦是科學界中...
要減肥,先抗「炎」
炎症(inflammation)是幫助身體自我癒合的自然過程,用以保護自身細胞免受傷害、感染或中毒等。當我們的細胞受到損害時,身體就會增加釋放免疫物質,如: 白血球、免疫細胞和細胞因子物質等,啟動免疫系統反應。
炎症可分為急性和慢性: 急性炎症(acute inflammation)主要...
人參抗腸癌,還需腸道菌
大家或聽過人參有補氣、消炎、抗癌、降低膽固醇、抗敏感等多重功效。中國人視之為百草之王,珍貴的靈丹妙藥,甚至認為能有病醫病,無病強身。人參「家族」中有不少成員,如高麗參、花旗參、白參、紅參等。人參皂苷(Ginsenoside)是這些人參類中草藥的主要成份之一,當中含量最多的是人參皂苷Rb1。有...
胃裏有蝴蝶?
剛過的情人節,大家有否感覺胃裏的蝴蝶翩翩起舞?Butterflies in stomach,其實並不是胃裏真的有蝴蝶。而是形容因緊張、忐忑不安而感到胃部不適,往往伴隨心跳加速、口乾舌燥、手抖出汗,常意指人陷入愛情時的悸動。
神經學家指出愛情能驅動大腦內部島葉(the medial insula),從而刺激第二個大腦——腸神經系統(enteric nervous system,ENS)。而「胃裏的蝴蝶」可以說是腸道的「攻擊或逃避」(fight-or-flight)反應。反之,腸道亦能影響大腦功能,無論是動物還是人體實驗均已表明,改變腸道菌羣可改變大腦情緒和認知功能。
近期的研究進一步引證益生菌在調節大腦健康功能:補充益生菌四週,健康人士的腸道菌羣被良性改變,情緒認知機制亦得到改善,更能抵御情緒障礙,從而提升幸福感。益生菌不僅能帶給我們健康的腸道,還能讓人心情愉快。
爲了傳達「胃裏的蝴蝶」的愛意,當然少不了甜蜜浪漫的朱古力。山核桃益生菌黑朱古力特別添加了益生菌芽孢乳酸菌GBI-30(BC30),讓大家傳達濃濃愛意的同時亦能擁有好腸道和好心情。
豬年食菠蘿 益菌多籮籮(足本版)
農曆新年又到了, 家家戶戶都準備各式各樣的美酒佳餚。賀年美食有傳統糕點油器、 全盒裏的糖果甜點、及多以大魚大肉為主的團年/春茗聚餐。大多賀年食品都屬高油脂低纖維, 再以煎炸紅燒等烹調方式處理, 實在容易造成腸胃負擔;配上湯鍋醬料,容易過量攝取鈉質, 影響新陳代謝,造成水腫。
慶祝新年時,多會...
兒童濕疹與食物過敏
精簡版於2019年 1月25日晴報刊登
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炎症,在嬰幼兒期特別嚴重。兒童的發病率大約由15%到30%,在工業發達的國家甚為嚴重,而且有持續攀升的趨勢。多達一半或以上的兒童病例會在一周歲內發展成為嚴重的濕疹性皮膚損傷,而多達九成會在五歲前發病。
子女如有濕疹的問題,對...
凝結芽孢桿菌/芽孢乳酸菌(BC30)- 提昇蛋白質吸收和運用
精簡版於2018年11月23日晴報刊登
凝結芽孢桿菌或芽孢乳酸菌 GBI-30 (下稱BC30)是一種耐性益生菌,它會在生長周期中產生孢子,而其孢子能抵抗高溫及酸性環境,所以BC30有廣泛的食品製作用途。同時,BC30抗胃酸的能力亦令它比一般益生菌大容易在腸道存活、發揮真正效用;維持腸道...
抗菌新世代
精簡版於2018年11月09日晴報刊登 抗生素是一種抑制細菌生長的藥物,用作治療細菌性的疾病,能夠殺死病菌和防止病菌繁殖和傳播。抗生素在現代醫學是一個重大的發現,但不幸的是病菌跟我們一樣聰明,不斷更改自己的基因密碼,進化成具抗藥性的後代。抗藥性細菌的數目只會越來越多,但可用的抗生素藥物卻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