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藥調節腸道菌——淮山
精簡版於2018年10月26日晴報刊登
淮山或山藥在中華地區十分常用,是美味又營養豐富的保健食材,亦具有藥用價值。《本草綱目》認為淮山「性味平、甘、無毒、益腎氣、健脾胃、止瀉痢、化癱涎、潤毛皮」。現代中醫研究認為淮山有降血壓、抗腫瘤、調節人類免疫系統、助消化等多種功效。為什麼淮山能達到這...
益生菌和濕疹
精簡版於2018年10月19日晴報刊登
細菌,一個細小到要在顯微鏡下才看到的生物,比我們還要早在地球定居。自從細菌在四百多年前被首次發現後,人類和細菌都在角力,人類不斷研究控制、消滅細菌的方法。細菌很早已被人標籤是會致病和有害。直至到20世紀初,科學家才慢慢發現,某些細菌除了不會致病,甚...
腸道菌能幫助中藥吸收 亦能減低藥性
精簡版「腸道菌對中藥有好有壞」於2018年10月05日晴報刊登
上星期提及腸道細菌有助身體吸收黄芩的藥效成份。今期<益生第一關>承上一期,延續討論腸道細菌與中草藥/食療的互動。不清楚的朋友,可到官網閱讀上期文章。
湯藥/藥膳既是我們的食療,亦是腸道細菌的食物。在腸道消化吸收的過程中,湯藥...
腸道微生物助中藥吸收
精簡版於2018年9月28日晴報刊登
再過幾天就是國慶,中華文化源遠流傳,累積五千年智慧。傳統中式保健注重飲食,常用養生食材或藥膳。中醫藥千年來屹立不倒,是透過經驗日積月累而得的結晶,藥效亦獲得肯定。我們經常將中醫與西醫比較,兩者理論南轅北轍︰西醫是「點對點」的治療,先了解病理,再對症下藥,...
腸道健康, 皮膚美麗
精簡版於2018年9月14日晴報刊登
為了擁有健康的皮膚,很多人會使用各式各樣的美容產品,卻忽略了身體內在的健康對皮膚的重要性。事實上,現在已經有許多科學研究指出腸道健康與皮膚是息息相關。
皮膚和腸道都是人體的保護屏障,為我們對抗從外面環境入侵身體的毒素。腸道菌失衡令腸道滲透度提高,...
大學生健康飲食貼士
精簡版於2018年8月24日晴報刊登
快開學了,中大校園又再出現了很多年青人、新同學;替他們開心、興奮,恭喜他們踏入人生的一個新階段!大學生的校園生活相當豐富,寄宿生也好、走讀生也好,都會整天在校園活動;不少同學三餐都在飯堂進食。年青學子都信心滿滿、認為自己身體壯健、百毒不侵,似乎都沒...
啤酒都可以飲得健康?
精簡版於2018年8月17日晴報刊登
坊間流傳一個說法,啤酒有益身體,能促進腸道健康。作為腸道微生物專家,今次就讓我們拆解一下啤酒是否有這種神奇力量。啤酒可能是一種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精飲品,每年銷售超過1330 億公升。啤酒釀造可以追溯到千年以上。從私人釀做到跨國酒業,啤酒甚至成為某些國家...
食物安全︰隱形的敵人!如何避免食物致病
精簡版於2018年8月10日晴報刊登
我們平時在媒體見到「食物中毒」的報導,例子有進食自助餐、盆菜、生蠔,螄蚶、刺身、毒菇、含有農藥的蔬菜等。大家大概不知道「食物中毒」是約定俗成的叫法,不全是「中毒」。其中包括食源性病菌感染(傳染病) 和進食含毒素的食物(中毒)。正確來說應該稱為食源性疾病。...
體重控制「PEAS」小貼士
精簡版於2018年8月3日晴報刊登
想控制體重但不知從何入手?我們提供以下小貼士給您參考:
P(Probiotics)益生菌在我們新陳代謝中發揮主導作用,有助我們控制體重。雖然科學家仍在研究腸道細菌和體重之間的關係,但現時我們確實知道過重與精瘦人群的腸道微生物組成是有所不同的。 部分...
什麼是HMO奶粉?HMO的作用
精簡版於2018年7月27日晴報刊登
嬰兒出生時腸道近乎無菌,而在這時期的腸道微生物組建立不止會影響兒童期、甚至一生健康。有一種最好的天然益生菌及益生元補充劑,其配方更是度身訂造;亦不用擔心儲存問題:沒錯,就是母乳。
科學家在母乳中發現超過200種益生菌及益生元,其成份在不同情況下不...
自我檢視「腸易激」
精簡版於2018年7月20日晴報刊登
「腸易激綜合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 是香港最常見的消化道疾病之一,每6名成人便有1人患有「腸易激」,你是其中一個嗎?會否有而不自知?還未知什麼是「腸易激」的朋友,可到官網參閱前期文章︰<健康腸道菌舒緩...
益「新」菌,癌症新知
精簡版於2018年7月13日晴報刊登 近來我們常常從媒體雜誌看到介紹益生元和益生菌有多好,怎樣改善腸道健康,尤其是炎症。今次我們嘗試探討益生菌和癌症的關係。大家都知道益生菌是我們共生的益菌,可以改善腸道炎症問題。這數年間,不少研究報告都指出益生菌不論在試管細胞,甚至在動物研究中,都發現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