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健康腸道 調控血糖又抗炎
精簡版於2021年11月05日晴報刊登
前文曾跟大家介紹在選擇飲食上控制血糖的好幫手——升糖指數。維持血糖穩定不單是糖尿病人的任務,亦是維持整體健康的重要一環。身體無法維持穩定血糖是肥胖、糖尿病、代謝症候群等的症狀:而身體處於無法控制的高血糖狀態,亦會令身體處於壓力、發炎,是病情加劇的...
吞嚥困難不用怕 精緻軟餐普及化
精簡版於2021年10月29日晴報刊登
跟據香港統計處最新數據,在2021年65的長者多達143萬, 較去年增長約2% ;長者數目亦有增加的趨勢。隨年齡增長,老人家身體的機能亦漸漸衰退,出現不少毛病,吞嚥困難(Dysphagia)便是其中一種。按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吞嚥研究小組在20...
健康腸道利免疫 秋冬護肺防感染
精簡版於2021年10月22日晴報刊登
經過一番秋颱和東北季後風加持下,秋冬氣氛日濃,氣温和濕度都下降不少。秋冬乃呼吸道疾病高發季節,除要及時添衣、保持温暖、注意個人衛生外,維持腸道健康對呼吸系統保健亦非常重要。
中西醫學皆證實 腸道肺部息息相關
大家有試過大便的時候流鼻水嗎?感...
茯苓乃菇菌菌核 修復癌腸道損傷
先前我們淺談過,幾種中醫藥常見的菇菌菌核(Sclerotia)能透過影響腸道微生物組,調節免疫、抗病毒和抗癌。例如茯苓、虎奶菇、虎乳靈芝及白樺茸等。大家十分熟悉、中藥方劑中常用的茯苓也是菇菌菌核。
茯苓乃共生真菌 不同部位效果異
清代的《辨藥指南》寫茯苓是「假松之真液而生,受松...
五穀纖維低升糖 卻病抗炎真健康
有人說,中國最偉大的四大發明,並不是「造紙、火藥、印刷、指南針」,而是芸芸眾生每天不能缺少的「粥、粉、麵、飯」! 這些碳水化合物食物,是我們每天都需要攝取的宏量營養素。數星期前,我們提及了碳水化合物的獨特之處—升糖能力。大家看過《益生第一關》後,能否更精明地選擇日常食用的碳水化合物呢?
...
飲食均衡兼有序 升糖指數減顧忌
考考大家的營養知識,白麵包及麥麵包,哪一個比較健康?為什麼呢?
相信你心裏的答案,應該是「麥麵包」。原因又是什麼呢?是否因為它相對較低的升糖指數呢?
升糖指數是如何計算出來?
升糖指數 ( Glycemic Index, GI) 是量度碳水合化物食物對體內血糖升幅的影響程度。現時食...
要減重飲食定時 保健康早餐必需
前文曾提及宵夜對生理時鐘及整體健康的影響,其實飲食時間和每餐的攝取和營養比例亦十分重要。只要將平日的餐單調配一下,調整早午晚餐的食物比例;能有助減低癡肥的風險,或避免減肥體重反彈。
飲食時間助減重 早上吃朱古力較有益
進食時間能影響體內的生理時鐘,繼而關係到腸道細菌及健康。西班牙一項...
溶菌酶先清壞菌 益生菌加護牙齦
最近由世界衛生組織、世界銀行及哈佛大學發表的「全球疾病負擔」報告指出,口腔疾病(Oral disorders)是全球最高盛行率 (Prevalence,44.5%) 及第三發病率(Incidence,57.4%) 的疾病。最常見的口腔疾病包括牙齒脫落 (Edentulism)、牙周病(P...
腸菌失衡脂肪肝 益生菌恢復健康
鵝肝,法式名菜,口感肥厚香口,是高級昂貴的菜式。動物權益人士認為其飼養方法殘忍,其使用強迫灌食的餵飼方法令鵝隻過度進食,剩餘的能量轉化成脂肪存於肝臟,形成肥大的鵝脂肪肝。假如我們的肝臟過度儲存脂肪,恐怕並不是一件美事。
四個香港人 一個脂肪肝
脂肪肝,是指肝臟內脂肪含量超過它的重...
益生菌雙歧桿菌 買時要揀好菌株
我們時常提到的「益生菌」其實是一個總稱,其中包含很多不同細菌和菌種,如大家熟悉的乳酸菌、雙歧桿菌等。不同的益生菌細菌的功效當然有所不同,甚至同一類細菌如雙歧桿菌,不同菌種的效用亦有所差異。例如最早被獨立研究其健康效用的雙歧桿菌菌種之一:從乳酪中發現乳酸雙歧桿菌HN019 (Bifidob...
NMN保細胞活力 能改善老化疾病
前文曾介紹與細胞青春活力有關的NAD+ ( 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煙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及其種類繁多的補充劑,配合白藜蘆醇以提升效果;大家相信對這種「不老藥」有基本認識。科學界至今亦已發表不少有關NAD+及其補充劑的細胞及動物實驗研究,...
益菌短鏈脂肪酸 整腸抗炎又補腦
人體本身雖不能消化分解膳食纖維,但我們腸道中的益菌却能利用膳食纖維發酵成人類細胞能吸收利用的「短鏈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 SCFA)」。短鏈脂肪酸是指含有少於六個碳分子的脂肪酸;它們是由腸道益菌發酵膳食纖維而成,故主要在大腸中找到。常見的短鏈脂肪酸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