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簡版於2019年 5月3日晴報刊登
數個星期前跟大家分享過咖啡提神的原理。其實有沒有想過,你對咖啡的著迷,可能早已經刻在基因裡?
咖啡十分受大眾歡迎,尤其在歐洲,習慣性咖啡飲用者平均每日飲近四杯,而咖啡在亞洲的需求亦不斷增加。人們對咖啡的著迷令科學家好奇,在人類的基因中,會否有一些原因令我們特別喜歡咖啡或容易被當中的咖啡因吸引。科學家嘗試用不同方法找出答案。
有研究利用一種統計方法:全基因組關聯分析(GWAS)。分析從多個實驗中,收集逾10萬名歐洲裔及美洲非裔人士的基因組和生活習慣的問卷中找出咖啡和基因關係的頭緒。在比較受試者的基因和他們的咖啡飲用習慣後,團隊找到了8個單核苷酸多態型(SNP)。這8個基因序列跟低飲用組別有所不同,與高咖啡飲用量的習慣有關聯。 這些SNP特徵分佈在染色體上不同的固定位置,附近可以找到與咖啡因代謝有關的基因、苦味感應器或是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長期記憶形成過程中的一種關鍵蛋白)的基因等等。
乍看之下,人類對咖啡的著迷已被破解。但事實上基因組關聯分析雖然提出了某幾個基因特徵的出現與飲咖啡的習慣在統計學上有關聯,當中只有約1.3% 的相關性,不能準確地反映習慣性咖啡飲用者的基因特徵。再者,於傳統上較少飲咖啡的巴基斯坦裔的基因組中未能重現相同的關聯性。所以這個報告只提出了一個研究當中機制的可能方向,若有人藉檢測基因組中有否這8 個SNP預測會否成為習慣性咖啡飲用者的指標,可信性便真的值得商确。
有趣的是,團隊的後續實驗中,藉著比對從對像的基因中預測知道,他們對咖啡因的苦味敏感度,然後比較對像的飲咖啡習慣,發現對苦味越敏感便喝較多。這結果與另外一個實驗剛好相反。實驗邀請約100位受試者作測試,結果咖啡因分解的速率會影響人對苦的感覺,分解得較慢的人會對咖啡中的苦味比較敏感,而且傾向每天飲用較少咖啡。
與其他科研一樣,要以基因角度確切回答喜愛咖啡與基因的關係並不簡單。還需要從更多不同層面,利用更多方法來證實理論,並不是一兩項研究便能完全解答。
參考資料/延伸閱讀:
<益生第一關>2019/03/29-『咖啡與你(一)』
https://hskgene.com/blogs/probiolife-first/coffee
Google Image: 咖啡遺傳學Coffee genetics
Easy Reading:
什麼是單核苷酸多型性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簡稱SNP
https://unclegene6666.pixnet.net/blog/post/308333779-%E4%BB%80%E9%BA%BC%E6%98%AFsnp%3F
What are genome wide association studies (GWAS)?
Coffee or tea? The answer might be in your genes
學術論文:
Cornelis, M. C., Byrne, E. M., Esko, T., Nalls, M. A., Ganna, A., Paynter, N., ... &Ngwa, J. S. (2015). Genome-wide meta-analysis identifies six novel loci associated with habitual coffee consumption. Molecular psychiatry, 20(5), 647.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mp2014107#ref6
Ong, J. S., Hwang, D. L. D., Zhong, V. W., An, J., Gharahkhani, P., Breslin, P. A., ... & Martin, N. G. (2018).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bitter taste perception in coffee, tea and alcohol consumption through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cientific reports, 8(1), 16414.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18-34713-z
Masi, C., Dinnella, C., Pirastu, N., Prescott, J., & Monteleone, E. (2016). Caffeine metabolism rate influences coffee perception, preferences and intake. Food quality and preference, 53, 97-104.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50329316301161